首页 > 自考资料 > 自考书籍  > 

中医自考教材全套,中医自考九大科书籍哪个版本

1、中医自考九大科书籍哪个版本

1、《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版)作者:王伟民,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医诊断学》(第二版)作者:杨天元,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3、《中医方剂学》(第二版)作者:杨天元,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4、《中医内科学》(第二版)作者:周立波,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5、《中医外科学》(第二版)作者:张志强,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6、《中医妇科学》(第二版)作者:李晓红,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7、《中医儿科学》(第二版)作者:徐振国,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8、《中医针灸学》(第二版)作者:刘海涛,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自考教材全套,中医自考九大科书籍哪个版本(图1)

2、中药学自考教材全套,自考教材一次性买全套吗?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中药学自考教材全套,自考教材一次性买全套吗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

自考【中药学】专科,需要的【教材】有哪些?中药学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100803

一、考试课程及学分

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备注

1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2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

32976医古文6

42930中医学基础8

52974中药学6

62975方剂学7

73046中药药理学4

83038中药化学8含实验2学分

93042中药炮制学4含实验1学分

103044中药药剂学9含实验2学分

113037药用植物学6

123040中药鉴定学9含实验2学分

133035有机化学8含实验1学分

总学分81

二、报考条件

具有中药士、药剂士及以上技术职务,或从事中药生产、经营等工作3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三、学习书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刘瑞复,李毅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钱淦荣,罗正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3.医古文

《医古文》,段逸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中医学基础

《中医学基础》,王新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中医字

《中医学》,张廷模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6.方剂学

《方剂学》,段富津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7.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沈映君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8.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肖崇厚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9.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学》,唐廷猷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0.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范碧亭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许文渊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2.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李家实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3.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蔡寿春主编,今日中国出版社。

江西省的不知道你是哪个省。

自考药理学需要看什么书药剂学现在就业还算可以,

不过药学专业性很强,

需要较深的化学,生物和医学基础,

我建议你先利用三个月时间把高中化学和生物课本知识系统学习一遍,

然后再购买大学药学的教材,《高等数学》,《医药数理统计》,《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

以上7门课程属于药学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也就是说你需要把这10门功课按照我上面罗列的顺序,依次领悟课本的精髓,

这样才等于药学基础刚刚入门!!!

具备了以上基础知识再去学习药学专业知识,

《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

如果单从《药剂学》的角度讲:需要你具有一定《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基础,《物理化学》的学习有需要涉及到《高等数学》,所以你必须把10门专业基础课基础打牢!!!

如果单从《药理学》的角度讲:需要一定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基础。

那里有自考法律教材电子书全套17门-有个不错的教育网站: 中的中国精品课程里有吧。

北京会计独立本科自考全套二手教材哪有卖的?北京会计独立本科自考全二手书看的不爽,影响心情。要买就买新的,看书心情好,效率高。干嘛要二手的啊,新书也很便宜啊。一般一本书定价的3、4折就搞定了。网上就可以买,而且很便宜的。淘宝、拍拍上都有,淘宝相对还便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中医自考教材全套,中医自考九大科书籍哪个版本(图2)

3、自学中医学需要哪些书籍比较适用

中医入门级,不知道题主是怎么理解这个中医之“门”的。

从中医在这个角度讲,入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就看现实生活中,有好多中医忙活了一辈子,却是成就有限,并不是他们不努力,只是进入了旁门而已。

中医入门级的书,我会推荐《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作的序,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细细的体味几十遍,然后有所得,能够感悟到距今一千八百年左右,张仲景写这本书籍序时的心境,你就开始朝着真正的中医之门迈步了。

注意看上面中医书籍图片的左上角,不管需要什么样的中医书籍都能找到你想要的,内中收集了大五万多册中医书籍,学习中医非常值得参考的地方

中医书籍《伤寒论》是必须反复阅读、认真理解、效仿的经典。

《伤寒论》全书全称应该是《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其中的《伤寒论》原名《卒病论》。卒字大有深意,卒通猝,突然而来的意思,原意为治外感诸病立法示范,至于内伤杂病(旧有的痼疾)的治法,则记录在《金匮要略》中。作者是医圣张仲景,书中不借用《内经》一语,而水火相胜之义,阴阳进退之理,天地与人的诸多联系无不言及。

中医书籍《外经微言》

《外经微言》,简称《外经》,有人称为《黄帝外经》。中医特别重视理论,儿科鼻祖钱仲阳、大临床家张锡纯等都强调医理的重要性。中医的理论书籍最好的应该是《黄帝内经》和《外经微言》。金元四大家、黄元御等的医理解说可资参考、帮助理解,慎不可偏听一家之言。

中医书籍《内经》是必须反复阅读认真领会的经典

《内经》又名《黄帝内经》,内容分二大块:《灵枢》和《素问》,成书于春秋战国以前,我们见到的《内经》,是由唐代医学家王冰王太仆编订的。王太仆研究的是中医学术理论(探究天人之间的联系)、整理古籍、探求医理根源(天体运动、时空转换)。

中医书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给人以无穷智慧的源泉,在这灵泉的灌溉下,历代名医层出不穷。学医之人必须阅读其中一部分名家的著作!世人都说中医爱珍藏独家秘方不外传,这说的应该是乡里之小医,那些胸有大爱的名医无不著书苦口婆心畅述医理医法医方。以下是我认识到的上乘大医:傅青主,著有《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等;张锡纯,著有《衷中参西录》;雷丰,著有《时病论》;程国彭,著有《医学心悟》;李翰卿,著有《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等。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喻嘉言的《医门法律》等,张路玉的《张氏医通》皆可一观。

后世医家多称“温病学诸书是《伤寒论》之翼”,因《伤寒论》的内容“详于寒而略于温热”。叶天士的《温热论》、陈平伯的《外感温病篇》、薛生白的《湿热病篇》、余师愚的《疫病篇》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别的方面,外科有刘涓子的《刘涓子鬼遗方》、王维德的《外证治全生集》等。杂病专著有:绮石的《理虚元鉴》、唐容川的《血证论》等。验方集萃的有《验方新编》等。

要读完以上医书,三、五年时间都不够用,因为医书不像武侠小说那样好读,有些书籍的大部分内容还需要反复阅读、玩味。今天的我们要想速学成用,必须阅读《内经》、《伤寒论》、《傅青主男科、女科》、《陈士铎医学全书》、《王旭高医学全书》、《医醇胜义》、《曹仁伯医案》、《程杏轩医案》、《王孟英医学全书》、《仿寓意草》、《时病论》等等(和讲药性的本草),这些著作里所谈的民病情况与我们今天的民病情况十分类似,常常可以有“生搬硬套”的机会。读完这些书,你再选二本医案如何廉臣编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考考自己,就能知道自己能不能对付一些常见的病情了。

此中所有中医书籍都在图中左上角,非常丰富的约五万册中医书籍均出自于此

其它的可推荐的中医书籍为:

中医大学本科教材类

《零起点学中医》–天下无疾(首选)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次选)

《医学入门》–李梃

《伤寒杂病论》–注释

《黄帝内经》–注释

《中医四大经典》–注释

针灸类:

《针灸学》–石学敏教材(首选)

《经络腧穴学》–教材

《针灸大成》注释–杨继洲

《针灸穴位名解》–注释高式国

中国医学大成丛书(全套10卷)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

中国医学大成(简体横排版)

中国医学大成(繁体竖排版)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全七卷)(扫描版)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全6册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中国古今医案类编(全十五部)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全套六集)北京出版社1990版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全六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版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33册)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

医方精要系列丛书(全10册)(高清版)

医林荟萃(浙江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医经六书(全3册)

千家妙方(上、下册)(扫描版)

历代本草精华丛书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全二十二部三十册)

名中医医案医论(共15册)

名医临证金鉴(全二十二部三十册)

名医名方录(全4册)

名医类案(正续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中医实用技术丛书(全10卷 高清版)

中医师承十元丛书(全5册)

中医师承大学堂丛书 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

中医方剂大辞典(十一卷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中医歌诀白话解系列

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高清版)

中医经典临证发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中医经典注评丛书

儿童心理学手册(全四卷)

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医话医论精选(共二十二册)

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22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全22册)(扫描版)

全民献方献药运动验方

内经类书籍

医学人生丛书:走近中医大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医学入门(上、下)

医学图谱、图解(一)(共十册)

医学图谱、图解(二)(共十册)

医学衷中参西录丛书

医家金鉴

医方类聚(全十一册)

名医遗珍系列丛书(全四册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名家临证医著重刊

名家临证医著重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名家献秘:老中医养生药膳(广东旅游出版社)

名师与高徒(共四卷)(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名师经方讲录(全2辑)

名老中医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共5册)

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全七册)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册)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共三十八册)

中医验案点评与误案分析丛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全2册)

中华传世医典(全12册)

中华养生百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中华医书集成

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

中华国粹书系丛书(全10卷)

中华本草.完美修改版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文汇出版社1989 胡熙明主编)

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

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全4册)

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全6册)

中国药典(2010版)(全3部)

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

中国藏药(全3卷)

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系列图书

中草药现代研究(全三卷)

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

中药类书籍

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丛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临床经典中医读本(共三十八册)

临床辨病专方治疗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续名医类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云南天然药物图鉴(全5卷)

传统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

伤寒类书籍

伤寒论注十人书丛书(全10册)

住院医师手册(合集,共12本)

保健美容按摩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傅山医学临证运用丛书(全3册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吕志杰著作(河北中医学院)

吴中医集(全4集)

吴熙妇科溯洄(全三集)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

四季养生药膳(三采文化)

4、自学自考中医需要看什么书

你好,

开始的话先不要去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经典,要学跑先学走,要从基础学起,推荐依次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如果要买书的话买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分别是孙广仁、朱文峰、高学敏、邓中甲、周仲瑛主编的,绿色封面。把这几本书学扎实了再去学习四大经典,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内经选读。还有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等。都是和上面一个版本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封面一样。优酷也有同名视频教学,结合起来看。

目前执业医师法规定自学是不能参加考试的,具体信息你百度搜索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如果感兴趣就学吧,多一项本领也好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标签:

中医自考教材全套,中医自考九大科书籍哪个版本由自考帮手网自考书籍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自考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中医自考教材全套,中医自考九大科书籍哪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