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资料 > 自考书籍  > 

中小学教材插图,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引争议,真的是因为丑吗?

1、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引争议,真的是因为丑吗?

各位家长朋友看过来,人教版数学教材上热搜了,原因是网友发现这期教材真是”丑“出天际了,当然了,”丑“只是表象,引发热议的深层次原因绝对不是”丑“。

昨天,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因为我哥哥家有小孩读小学,于是我就找到教材看了看,真的是这样,感觉真的很怪,直观感受就是丑,可以说奇丑无比。还有人物表情双目无神,看着就像生病了,没有任何美感可言,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不仅如此,兔耳朵、吐舌头的场景也有好几页。

这次上热搜的版本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插图系人教版第十一套中小学教科书,涵盖一年级到六年级,是在2012/2013年审定,版式设计和插图来自“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

艺术存在争议是无可厚非 ,但是现在出现在了小学教材中,这不是艺术不艺术的问题了,而是合不合适的问题。上面我也提到了,抛开审美因素不讲,因为教材插画中加入了星条旗、w身、兔女郎、眯眯眼和侮辱元素等,这都不同解释了,完全是另一个概念,用细思极恐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下面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封面,完全是另外一个样,看着就非常舒服,整体画风非常健康,小孩子朝气蓬勃,青春活力元素完美地展现了出来,看着就很有感觉。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美丑只是表象而已,都是人教版的教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我们看语文教材:总主编1人,小学主编4人,其中有一位主编是大作家曹文轩。编写人员8人。责任编辑和美术编辑3人。其中美术编辑叫何安冉。编写单位是教育部组织。

再看数学教材:总主编0人。主编和副主编4人。主编写人员14人。责任编辑和美术编辑2人。版式设计和插图就是大家现在都知道的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其中美术编辑郑文娟就是这个工作室的。编写单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以及小学数学课程研究开发中心。

好家伙,这一下就明显了,语文教材的编写单位是教育部组织编写,非常权威啊。而数学教材是多个单位联合编的,如果出事,看来要互相推卸责任了。

人员也存在很大区别,语文教材有总主编,还有知名作家,相当专业。数学教材人员一大堆,但不专业。

美术编辑也是很重要的,语文的美术编辑不是普通人哦,在第二届全国新闻出版行业平面设计大赛中,何安冉牵头的作品获奖,这个大赛可是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其专业能力有权威机构的认可。

何安冉作品

反观这个上了热搜的数学教材,其美术编辑就职于一家私人工作室,也就是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而吴勇,是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美院,嗯,这个大家心知肚明。

我真的想问问,这个“吴勇设计工作室”到底是什么玩意?这种怎么通过审核的?审核的时候没有人质疑吗?按照什么标准审核的?

清华美院毕业设计

诚然,这次事件大家的吐槽点表面上是插画“太丑了”,通过上面的对比,这不仅仅关系的美丑吧,大家深层次的愤怒还是出版社及相关审定部门。

5月26日的时候,人民教育出版社迅速做出回应:

但大家似乎并不买账,因为没有任何调查结果,来一句道歉都没有,就是冰冷的文字说明。

课本教材是要传递真善美的,分辨美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在“大是大非”与“是非善恶”上面的判断,教材是要给孩子们种种子的,怎么能带来负面影响呢?而且,课本插图不仅关乎着审美培育,更核心的是价值观的养成。如果这样的插画普及下去,孩子最后的心理该有对阴暗。只有健康、阳光的插画才能让孩子们更积极更向上,有更好的价值追求。

据消息,教育部教材局已经关注了这件事,并且介入调查了,我相信绝对会严惩的,大家也要相信。

在这里呼吁国家部门,一定要好好查查此事,查查这些人,查查这些组织,给全社会一个交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真的要认真起来。最后我想提醒各位家长们,连学生教材都会被“动手脚”,那大家买儿童读物的时候,真的要谨慎小心了。

中小学教材插图,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引争议,真的是因为丑吗?(图1)

2、你还记得哪些自己上小学时候的课本中的插图?

今天随手翻开侄子侄女的小学课本,惊奇地发现,我们那个年代的很多课文现在还在小学教材中,看着那熟悉的插图,以前学习课文的场景浮现眼前,确实颇多感触。那个时候,很少有什么课外书,也就是课本上能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故事了,所以教材上的故事我们是烂熟于心,课本上的那些插图也被我们涂涂抹抹,加工临摹过无数次,对这些熟悉的插图,那是充满了满满的回忆呀。

这幅图相信都不陌生,课文的课题叫做《将相和》,插图表现的是“负荆请罪”的场景,现在还能想起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课文用这三个故事说明蔺相如不畏强权,智慧过人,以大局为重,也说明廉颇知错能改。记得当时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们对蔺相如的事迹是津津乐道,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现在的中小学课文中删除了一些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是因为鲁迅的精神过时了,是因为鲁迅的文章太深刻,中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还是保留了一些鲁迅先生的经典课文,比如这一篇课文《少年闰土》,课文节选自鲁迅的《故乡》,文中鲁迅先生描写了自己小时候的伙伴。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在心里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像闰土这样的见多识广的小伙伴,带领自己看瓜刺猹……

这幅图熟悉不熟悉?不要看课题,只看图就知道写得是什么了,这篇课文是原来二年级的一篇课文,课题就叫《司马光砸缸》,故事也是家喻户晓的故事,通过这么个故事告诉孩子遇事不要慌,要积极想办法,另辟蹊径。

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写的,文章题目叫做《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描写鲁迅先生的追悼会,写鲁迅先生和自己谈读书,跟鲁迅先生吃饭时,鲁迅谈“碰壁”,鲁迅帮助黄包车夫,鲁迅关心女佣阿三等事,说明鲁迅的高尚人格魅力。插图反映的就是鲁迅和侄女在一起吃饭,谈“碰壁”的场景。

这篇课文现在已经移出了小学教材,所以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幅插图对应的课文是什么,如果能一眼认出来,那可就暴露了年龄了哦,这篇课文叫做《珍贵的教科书》,记叙了一个指导员用生命保护了来之不易的教科书,当时每每读到这篇课文的时候,都是很感动的,觉得这个指导员太伟大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学习太不容易了。

这也是很能勾起我们童年回忆的一幅插图,小学课本中还是有很多和四大名著相关的课文的,比如《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这一篇课文也算是和《三国》有关了,说的是“曹冲称象”的故事,记得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孩子们都很惊叹曹冲的聪明才智,在心里无数遍琢磨“称象”的道理,并在脑海里演练一番。

这篇课文现在还能在小学教材中找到,讲的是贝多芬的故事,到现在我还记起那段描写月光的语段,因为当时是要求背诵的,课文题目叫做《月光曲》,讲的是贝多芬当年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怎么样?看到上面这些插图,有没有勾起对童年的回忆?如果能把这些插图全部一眼认出,那年龄只怕已经快四十了,毕竟有的课文已经从小学课本中删除了好些年了。

中小学教材插图,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引争议,真的是因为丑吗?(图2)

3、那些年的课本插图,你还记得吗?

序言: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习惯,所以他们的课本中会出现许多漂漂亮亮的插图,等到上了初中之后会变成一段段文字。在学生时期的课本中总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插图,在以后的日子中回想起来,总会想起那段轻松的校园岁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在上学的时候都有哪些课本插图。

一、闰土

现在小学生的课本上没有鲁迅的文章啦,可是鲁迅的许多文章,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等等都藏在了90后学生的脑海中。在闰土这幅图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帅气的闰土,他拿着叉子去叉猹,同样鲁迅对闰土的描述也是非常的生动形象,仿佛一个鲜活的闰土站在我们的身边。每次看到这篇文章时,总会感受到鲁迅对于少年闰土的思念。看到这幅图片时,总会勾起许多人的童年回忆。

二、乌鸦喝水

在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中有乌鸦喝水的图片,不过现在的00后语文课本都已经改版了,没有这则寓言故事,我们看到一只聪明的乌鸦,站在石头上拿嘴往瓶子里丢石头,最终成功的喝到了水。这只乌鸦也让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的乌鸦是多么的聪明。虽然乌鸦不受人喜爱,但是它们的智商可是非常高的。而且乌鸦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动物。

三、司马光砸缸

相信大家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为了培养小学生爱动脑的习惯,将这篇课文加在了他们的课本中,不知道现在的课本中还有没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聪明的司马光在看到小伙伴掉入水中,就想起了用石头砸缸的办法,最终成功的将他救出来。在很多地方还有司马光砸缸的雕像,为了纪念伟大的司马光。

4、小学教材插图的作用 小学教材插图的制作?

小学教材插图的作用

小学教材插图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课文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教材插图是对课文内容的直观呈现,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看插图,学生可以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增强课文的魅力

小学教材插图具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能够增强课文的魅力。通过看插图,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课文中所传递的气氛和情感,使课文具有一种鲜活的生命力。

3.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教材插图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在看课文时,如果遇到一些难以理解或无法直观感受到其中内容时,可以通过看插图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4.记忆课文内容

小学教材插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能够帮助他们记忆课文内容。当学生在看插图时会对所看到的人物、事件、场景等进行关联,使得他们对所看到的内容印象深刻。在平时的复习中也可以通过看插图来巩固所学内容。

5.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教材中绘有大量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图片,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想象和创造。当看到一幅幅精细而且与日常相关性很强的图片时,会使得大量信息直接进入大脑并激发出想象和创造。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标签:

中小学教材插图,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引争议,真的是因为丑吗?由自考帮手网自考书籍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自考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中小学教材插图,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引争议,真的是因为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