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研发农文化乡土课程
- 自考书籍
- 2023-10-26 21:55:02
1、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研发农文化乡土课程
为了让孩子们认识脚下的土地、了解自己生活的空间及群体,从而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民族情感,明确自己生活的价值和努力的方向。我们向景洪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提出《挖掘乡土文化开发农村学校地方课程资源的研究》一课题,已得到专家组的审批、立项。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应试教育自8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应试教育,把教育的真正活力和生命力全部都抹杀了,学生成了分数和考试的奴隶,对养育自己的这片热土知之甚少,对厮守在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心理上产生了疏离感、陌生感,这不仅能导致民族的危机,更严重的是会导致人自身存在的危机。
我国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杨东平认为:基础教育应立足本土,来源生活,如果只是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和统一,将成为缺乏生活联系的无根教育。民间参与乡土教材编写是自下而上的教育探讨,讨论这个问题对国民的基本素质、情感、文化、价值的养成都有重大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课题—《挖掘乡土文化开发农村学校地方课程资源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及应用将对我乡孩子乃至全民自身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的界定
乡土文化的概念:乡土文化就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从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生活。
乡土教材的概念:乡土教材是指国家统编教材以外的所有教材。它是各地在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范围外,结合学校所在地方的实际和特点而编写的教材。乡土教材的内容往往涵盖当地的历史革沿、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民族风情习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等等。
乡土教材的特点:(1)乡土性特点:乡土教材应有浓郁的“乡土味”、“乡土气息”,选材的范围应集中在本乡本土范围之内,鲜明地突出当地独特的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特征和社会概况。乡土性特色还表现在能充分运用乡土素材生动贴切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时代性特点:乡土教材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色。在反映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等人文、社会状况时要采用最新的资料,使之具有时代气息。特别应充分反映出近十余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当地社会面貌的变化,并通过展示当地未来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来反映出时代特征。(3)实践性特点:乡土教材必须具有引导学生投身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功能。乡土教材的课文不必一览无遗的叙述,而应留有一定的余地要求学生对乡土地理、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等进行观察和调查,由此得出学生自己的结论。作业的设计更应体现出实践活动的要求。(4)可读性特点:乡土教材可有相当部分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或阅读,文字编辑和图像设计都应充分考虑到可读性,以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学习的兴趣。(5)实用性特点:考虑到乡土文化教育能更好地为当地建设服务,教材应有较强的实用性。结合当地的实际需要,渗透一些生产劳动知识,传授一些有用的技能,使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建设中能发挥一些作用。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为我们的下一代整理一份完整、详实、涵盖家乡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文、民族等发展的《知识读本》,并将其应用在地方课程教学之中,使本土化、民主化的教育在学校课堂中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2、让孩子们认识脚下的土地、了解自己生活的空间及群体。
3、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民族情感,明确自己生活的价值和努力的方向。
?????4、为勐旺乡全民素质的发展夯实基础。
四、研究的内容
第一: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革沿。主要向孩子们介绍家乡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景观,历史发展情况。让学生认识家乡、了解家乡,建立学生和家乡的情感认同。
第二:介绍三大民族(瑶族、基诺族、傣族)的宗教信仰、节庆及婚嫁丧葬习俗。增加孩子对家乡的感情,因为孩子的思维主要是感性思维。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找到自信和未来。
第三:家乡的自然资源。通过图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家乡的美丽、丰富的物产。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现有的动植物资源,教育孩子们从我做起保护资源,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四:热爱家乡,为家乡而行动。让学生通过感受,很自然地产生保护的愿望和观念并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出来。
五、研究的原则
1、坚持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事实,教育为主”的原则。
3、身体力行,深入基层,收集最详实的资料,整理最真实详细的知识读本,丰厚孩子学习与发展的羽翼。
六、研究对象
???我乡的三大民族(瑶族、基诺族、傣族)群众。
七、课题研究组机构及职责
(一)研究组机构
课题组组长—吴记伟
副组长——邹文学??岩??腊??纪光冰
各民族文化研究小组
傣族文化组:??????组长:岩?腊?????????成员:玉丙叫
瑶族文化组:??????组长:彭?忠?????????成员:盘??波
基诺族文化组:????组长:石知保
???????????????????????成员:李保生、叶定妹、叶春花
资料编辑组:??????组长:纪光冰
???????????????????????成员:黄?晨、李连梅、杨梅珍
(二)研究组成员职责
???????1、组长:起草课题《申报书》、《实施方案》,组织全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
2、副组长:协助组长监督、调控,并带领各组成员开展研究工作。
3、各民族文化研究小组:按照总体实施步骤,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了解,收集第一手详实的资料,按规定时间段上交课题负责人。
4、在课题负责人的指导下,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发布。
八、研究起止时间
?2011年3月—2013年10月
九、研究方法及操作途径
1、研究的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行动研究,个案分析。研究实行分层操作,将文本知识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是研究结果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2、操作途径为:
(1)深入基层走访调查,收集与勐旺三大民族有关的资料。
(2)整理图片、影像、实物、文字等。
(3)结合地方教育教学实际编辑地方教材。
(4)建立博客,发布图文信息。
十、研究步骤
具体分三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2011年10—2012年3月:对勐旺乡地理位置、人文情况、民族人口布局、文化历史革沿等进行摸底调查
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13年3月:1、深入调查、收集瑶族在勐旺乡的历史、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生活习性,婚嫁、节庆、丧葬习俗以及信仰等资料。2、深入调查、收集傣族在勐旺乡的历史、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生活习性,婚嫁、节庆、丧葬习俗以及信仰等资料。3、深入调查、收集基诺族在勐旺乡的历史、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生活习性,婚嫁、节庆、丧葬习俗以及信仰等资料
第三阶段:2013年3月—10月:1、研究勐旺乡三大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及对勐旺乡教育发展的重要地位及发展方向。2、整理三大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文字、影像资料。3、网站发布课题组各种研究资料、信息。4、撰编教材。
十一、课题的最终成果形式
????1、编辑乡土教材
2、网站发布开题研究资料,展示勐旺少数民族资源。
2、少数民族乡土教材的开发对于国家认同的意义
少数民族乡土教材的开发对于国家认同的意义是。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讲,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有利于民族地区学生民族认同感、地域认同感、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乡土社会的能力,提供谋生的机会和技能。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民族地区乡土教材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选择、交流和创新。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3、如何进行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如何进行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如下:
校本课程开发有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具体内容如下:
1、课程选择:课程选择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普遍的活动,是指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决定学校付诸实施的课程计划的过程。
2、课程改编:课程改编是指针对与原有课程准备对象不同的群体进行的课程上的修改。
3、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
4、课程补充:课程补充是指以提高国家课程的教学成效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材料开发活动。
5、课程拓展:课程拓展是指以拓宽课程的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
6、课程新编:课程新编是指全新的课程单元开发。例如,突出学校特点的“特色课程”、地方性专题课程即我们所说的“乡土教材”以及时事专题课程,就可以归为这一类型。
:
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丰富的校本课程往往成为了不少学校的教学特色和宣传亮点,学校充分利用本地的风光名胜、风土人情、特色物产、著名人物以及学校的人文现象、知名校友、特色学科、社区教育等资源,开设多彩的校本课,看似是一件好事,但由于校本课程过于宽泛,缺乏标准,有的学校动辄开设上百门甚至几百门校本课程,内容五花八门,上课热热闹闹,课程之间参差不齐,学生应接不暇,显得杂乱无章,因此,学校对校本课程必要研究和规范管理,势在必行。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学校基于本校实际,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值得鼓励,但要科学地完善课程结构,规范有序地开发相关的校本教材,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4、如何开发与利用历史课程资源
有效开发利用地方历史资源
(一)关注课程资源,不断提高教师素养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本身就是课程资源。要有效地利用地方历史资源,对教师的素养要求很高,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能博古通今、通晓中外、对地方历史资源要了然于胸。
(二)充分开发利用的历史资源 1.有效利用教材。如教科书、教参、《泉州历史》的乡土教材,校本教材《泉州历史人物》。 2.重视利用博物馆。如泉州博物馆、海交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等,因为博物馆展示的实物资料、图片、史料无疑是最直观的历史知识。
3.参观、考察地方历史遗迹资源,探究其真实历史。泉州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约400处,由于数量众多,反而让一些同学忽视了其价值,也没有真正了解其历史价值,可以说是“熟视无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遗迹遗址中发掘有效的历史资源。如有的学生在参观完“海丝”起点九日山,说:“一座小山,没什么好玩的,就是有一些石头、石刻。”这就是学生没有掌握获取历史信息、历史知识的方法。所以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观察力、阅读能力。如引导学生观察遗迹时关注有关文字介绍、碑文等,从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乡土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研发农文化乡土课程由自考帮手网自考书籍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自考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乡土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研发农文化乡土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