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如何理解和使用教材,如何理解和使用教材
- 自考书籍
- 2024-03-27 15:00:20
1、如何理解和使用教材
如何理解和使用教材方法如下:
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实验教材是教师实施科学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惟一的依据。要用实验教材去教,而不是教实验教材。这意味着教师具有以下权利:
1、可以根据本地、本班级的情况,有选择地使用教材。尽管教师指导用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的课目安排,但这仅作为参考。教师可以全部采用实验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
2、可以根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对教学内容加以改造。尽管教材在编写中尽可能的选用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能有的实物材料。
但对于有些地区来说,仍然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或者有更好的替代物品。因此我们积极提倡教师利用本地的资源和环境,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3、可以根据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设计新的活动方案。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反映了编写者的认识和意图,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活动过程的设计加以完善和改造。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教材虽然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但最终还是要依靠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要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尽管有标准和实验教材,但决定科学教育效果的仍然是人。这意味着教师在使用实验教材时需要注意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教师要准确把握实验教材所体现的几点基本思想。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
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以积极的思维推动学习活动的开展;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教师要努力建立新的教学方式。要将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替单纯的讲解;以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和探究的情境代替灌输;学会倾听,了解学生理解了什么,误解了什么。
将社会和大自然都看作教学的资源和科学教育的场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权利,对他们积极加以引导;将教学评价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努力与教学融为一体。
教师应将进行探究性的教学作为一种新的体验。不可否认,我们中的大多数教师在学校学习的期间和进行教学工作的期间,都很少从事过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
因此,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对科学探究进行积极的体验,并尽快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承担起指导的责任。
2、教师如何使用教材?
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教材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教育的重要工具,经过严格审查,整体是富有科学性的。
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注意事项
教师要在理解、思考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实践,去分析学生面对教学内容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去考虑教学时间的分布,去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取舍合理整合。研读教材是为了更好地用好教材,教材中好的特点要在实践中张扬,教材中的不足也应在实践中加以改进。
新教材图文并茂,在情境的运用上,在贴近学生生活方面作了很好的考虑。然而教材是要根据整体考虑通用性的。为此用教材教时,还应努力挖掘更贴近学生的情境与材料,巧妙设计,以利于教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教材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光明日报:让教材循环使用起来
3、老师应该如何看待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各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教材根据各地区教育的不同,分为很多版本。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学生知识发展的方向,教师的教学就应该依纲据本。
教师怎样把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轻松地接受,这就是教法的问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要把教材、学生实际、当地教育资源、生活实际等方面的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师如何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为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同时,教材本身也从来只能传递正确的、有结论的事实,没有形成结论或有争论的开放性的问题从不在教材中露面。
因此,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采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以上,就是对教师如何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的全部回答。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教师如何理解和使用教材,如何理解和使用教材由自考帮手网自考书籍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自考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教师如何理解和使用教材,如何理解和使用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