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事件谁爆出来的,教材插图事件是谁发现的
- 自考书籍
- 2024-03-29 09:35:06
1、教材插图事件是谁发现的
现如今罪魁祸首也逐渐浮出了水面,而整件事情的主人公就是吴勇,而他背后的秘密也将迟早会被深扒出来,很多人都想知道吴勇究竟什么时候才会向我们道歉。这件事情我们要从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插图事件说起,这些教材插图中所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本应该是作为教书育人的教材,如今却变成了夹带私货的毒教材,也就是毒害祖国未来的花朵,不久之前人教版数学教材被人指出其中的插图十分诡异,那么究竟诡异在哪里呢?插图中的孩子每个都是有着过宽的眼距,鼻梁也是塌塌的,完全不符合我们国人的审美。
2、小学课本不当插画事件的始末有何详情?
近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上的“奇丑”插画引发的社会关注,热度居高不下
插画里的中国儿童眼神诡异、吐舌头、露生殖器、露底裤、袭胸……难以想象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里的插图。
小学课本插画事件在网上引起热议后,当事人吴勇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他不仅在网上消失了,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他的消息。
事件的发酵过程
2022年5月22日,部分网友反应小学课本插画太过诡异,完全不符合国人审美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2022年5月22日至26日此事在网络上引起大多数家长共鸣,并指出其是一种潜在文化渗透。2022年5月27日,北京互联网法院称没有武勇工作室这个单位,2022年5月27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重新编写插画,引起网友不满,希望深查此事。2022年5月28日,资深时尚家洪晃回应此事为家长审美与意识形态问题与吴勇插画无关与其他无关。2022年5月29日,日报在微博评人民教育出版社,称不应草草了事,应着手严查。
美术工作者可以表达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而教科书和绘画无法提供这样的平台。它们不是简单的艺术品而是艺术材料,需要遵守大众审美认知和公序良俗。而且从一些专家的评论来看,他们试图把责任推到技术和艺术层面。甚至还有人主动为吴用开脱。比如说,作为一个画家,把这件事看得很不合理。就算他存了心,他有多丑多黑,该怎么画?毕竟教材用什么风格什么层次的插图不是他说了算的。
他只需要达到甲方的要求,达到甲方的期望,得到甲方的认可,然后付清钱和货就可以出院了。
但是这里也有个问题
儿童形象的设计可以说是设计风格,但插画中低俗含蓄的画面是故意的?
最好笑的是,吴勇并不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问题。甚至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还认为我们的基因有问题,我们离文明还有一定的距离。
中国已经文明了几千年。当我们的祖先文明先进的时候,欧洲还处于野蛮、混乱、黑暗的时期,美国还没有诞生。但是,欧洲的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才开始进入现代文明的,美国就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短短几百年,他们就开化了?我们很原始,我们的基因很差。
长时间跪着站不起来,也没有什么民族自信。这样的人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他的工作室根本不存在。这背后有多少利益?
吴用这种人思想意识有问题。我同意对中国人的一些反馈是合理的,但不能以偏概全。另外,怎么才能做到不文明呢?文明会因人而异。毕竟个人有自己的特殊性。国外没有被负反馈过吗?国外没有问题吗?为什么贬低自己是中国人?
最重要的是,像吴勇这样的人怎么才能被选上给孩子画插画?一个没有骨气的人能做出什么好作品?
3、统编教材事件是怎么回事
结果事件发酵后,传到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耳里,他做出一番回复后,网友纷纷表示这位抖音网友的行为是欻欻打脸,无知真可笑。
就在此番质疑后,又有网友对部编小学语文中的“月儿弯弯挂蓝天”质疑,认为不合理,因为夜晚不会有蓝天,应改为挂星空。对此温儒敏回应称这是诗歌文学性表达,不能拿常理去死抠。苏轼诗“把酒问青天”,鲁迅“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若改“漆黑的”星空就不对劲了。更何况夜晚天空有时还真的就是墨蓝或浅蓝的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人创造这些用语用词必有它的道理,只不过是有些文化在传承中失传了而已。
学识不够不可怕,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知识盲点,总有自己不懂的地方!但是,连百度就不百度,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这种人才是误人子弟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袁女士家的“小豆包”刚刚领回人生中第一套小学课本。袁女士首先翻开了语文教材,发现其中一改过去先学拼音的传统,第一篇是识字课文“天、地、人、你、我、他”。袁女士说,“从一开始就学习汉字到拼音这块,挺好的,有助于孩子的幼小衔接,因为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是图文识字,不太接触拼音。先学汉字再学拼音,孩子也容易理解。”
根据中央对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2017年秋季学期也就是今年9月1日起,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作为语文教材的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家长们首先注意到的拼音和识字顺序的变化并非偶然的编排。这次新教材把拼音的教学往后推了一个多月,看起来好像是教学顺序的调整,实际上也体现一种理念,也就是说汉语拼音只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工具。套教材一开始,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很大的楷体字,要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汉字原初的感觉。一上学第一印象就是汉字,而不是拼音b、p、m、f,还要考虑到现在很多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了,英语跟b、p、m、f混在一起也很困难。
“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它不是目的。”这句话可以推及所有科目。字斟句酌的课本,字句之外寄托家国深意。教育部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表示,义务教育三科教材编写团队集全国知名学科专家、优秀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人数超过140人。成稿的教材在广泛征集机构、专家和一线意见后,实行四审制度。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田慧生介绍,对统编三科教材的审查,从根本上是要把好教材的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审查教材的思想性,以保证教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审查教材是否注重学思结合,是否注重知行合一,是否注重以学生为本;审查教材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内容是否准确,容量是否适当,难度是否适宜,选材是否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内容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编排是否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贯穿统编三科教材的始终。历史教材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叶小兵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材同时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的教育以及国际理解教育。
新教材如何破解“基本靠背”的学习方法?叶小兵说,历史是对过去的认识,更多是一种思考的学问。新教材对此有回应。比如《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因为涉及到《马关条约》,这节课课后的活动不要求学生去复述《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和条款内容,而是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题目:《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允许外国投资在中国设厂投资,今天的中国,外资也可以进入到中国来设厂,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两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分析,去看在当时的情况下它对中国的危害,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去复述或者背诵,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培养
4、教育部:不再聘请吴勇等人从事教材设计,未发现利益输送问题,你怎么看?
教材事件终于尘埃落定,涉及此事的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虽然不能严惩吴勇等人,但他们以后也不会有出头之日了,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加强监管,不要再出现类似事件。教材伴随着孩子们成长,是孩子们学生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所以教材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教育成果。几个月前有网友在网上发出人教版教材插画存在的问题,而插画的绘制者正是吴勇工作室,问题一出吴勇上了热搜,如今调查结果出来,吴勇再次上热门。调查后发现教材插图存在不美观、不够严谨,与树德育人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教育部门在安排设计新教材插画的同时,也处理了涉及教材插图的一干人等。吴勇工作室被教育部门拉入黑名单,不再聘用其参与设计。
一、事情终于尘埃落定。
事情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终于有了一个结果,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涉事人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也算是给了大家一个交待。相信经过此事之后,大家一定会更加认真对待教材编制一事,不敢再打马虎眼。
二、虽然吴勇等人没有受到重罚,但是他也不会再有前途了。
吴勇作为插画的设计以及绘制者,按理说他的责任是最大的,但是他并没有公职在身,当时也只是以中标供应商的身份参与教材插图编制,所以没有办法对他进行更严重的处罚。但是此事一出,吴勇的前途也算是到头了。
三、涉及到教材的事一定要更谨慎。
涉及到教材的事就没有小事,教材关系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编制教材的人应该有更强的责任心。教材在编制时要经过三审三校,如果这些审核校骗都是负责任的工作人员,教材也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教材事件谁爆出来的,教材插图事件是谁发现的由自考帮手网自考书籍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自考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教材事件谁爆出来的,教材插图事件是谁发现的”
